【恐龍博物館】一塊琥珀竟然推翻了恐龍滅絕的原因

恐龍博物館

【恐龍博物館】生命的延續,就是來來去去,有來的,就有走的。不過,地球上有很多物種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,徹底滅絕了,比如最神秘的恐龍,到底是什么讓曾經地球的主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?

恐龍滅絕大猜想

【恐龍博物館】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.4億年至6500萬年前,它們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.6億年之久。

在我們的地球上,曾經有很多生物種類出現后又消失了,這是一個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階段。但是像恐龍這樣一個龐大的占統治地位的家族,為什么會突然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了,這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,也因此引出了種種猜測。質疑與解釋、氣候變遷說、物種斗爭說、大陸漂移說、地磁變化說、 植物中毒說、 酸雨說、造山運動說、火山爆發說……等等,而在諸多猜測中,最為人津津樂道要數隕石撞擊說。

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有一個叫做??颂K魯伯的隕石坑(Chicxulub Crater),橢圓形,平均直徑約180公里,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撞擊地形之一。1980年,美國科學家在這里發現了高濃度的銥,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。

據科學家估計,當時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直徑至少10公里,以超過40倍音速的速度沖向地球表面,撞擊釋放的熱量相當于10萬噸黃色炸藥,是地球目前人造最強氫彈的200萬倍,造成了無數的海嘯、地震、火山爆發,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,遮蔽陽光,妨礙植物光合作用,大量植物滅絕,地球生態系統瓦解,隨之,恐龍滅絕。

來自一塊琥珀的質疑

【恐龍博物館】當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于相信,恐龍是因為隕石撞擊地球而滅絕時,一塊包裹有一只小蜜蜂的琥珀,卻向這一猜想提出了質疑!

那質疑是由何而來的呢?這還要從琥珀里的蜜蜂說起。

這塊琥珀中的小蜜蜂,屬于膜翅目,原產非洲、歐洲和亞洲西北,長約0.5英寸,金褐色,有黑色斑紋、黑色頭和足,絨毛短而濃密,球形突出的腹部,半透明翅膀。這種蜜蜂和現代熱帶蜜蜂的差別,幾乎小到看不出來,在過低的溫度下,它們將停止采粉、覓食和交配行為。

【恐龍博物館】美國新奧爾良州立大學研究員,杰奎琳.科齊謝克通過對這塊琥珀的研究發現,來自琥珀中的白堊紀熱帶蜜蜂非常接近于現代熱帶蜜蜂,生存的最適宜溫度范圍也差不多,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,最多可以承受的驟變幅度是2-7個攝氏度。按照隕石撞擊假設,小行星碰撞造成的溫度下降估計是7到12攝氏度。而且,這還只是撞擊產生的諸多影響之一,但小小的熱帶蜜蜂竟然在6500萬年前的那場驚天浩劫中幸免于難,而統治地球1億多年的恐龍卻滅絕了,這顯然有點解釋不通。

【恐龍博物館】科學家們高度評價了這個發現,盡管它對傳統的隕石撞擊說提出了“質疑”,但目前,琥珀中的小蜜蜂還不能告訴我們恐龍到底曾經歷了什么,不過它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不可能的??茖W家們將繼續尋找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,而琥珀中的生物化石則是他們推測過去的主要依據。

近年來,琥珀中的重大科學發現是一個接著一個,從恐龍的尾巴到9900萬年前的完整鳥類,再到前不久的“煎餅鳥”。不知道琥珀接下來還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,但小編知道的是,從今以后琥迷朋友們可要更珍藏好自己的琥珀寶貝了,尤其是有各種包裹物的琥珀,說不定困擾科學家們的未解之謎就在你手里解開了呢!